内容提要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主任周天勇: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一些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将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各种对策,但有一些可能需要商榷。
周天勇:稳增长需要纠正的三个误区及其对策
2023年经济增长要比2022年反弹,国内外各种不同预测在4%到8%之间;2023年是4.5%还是6%?也很不确定。下行压力供给方面来自于企业家信心能否恢复和遏制住产业继续向外转移,需求方面则决定于居民收入能否提高而增强消费支出、国际直接投资能否稳定流入和出口能否平稳扩张。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对此,一些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将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各种对策,但有一些可能需要商榷。
仅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实现中高速增长
1.国外一些友好学者,特别是国内一些机构和经济学家认为,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积累人力资本、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将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有的经济学家还提出,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提高到80%。
2、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1978到2019年,广义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7%,占GDP增长比例仅为7.4%。
经济学家琼斯根据1980到2000年欧美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多,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速。另一经济学家菲斯佩奇对此评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态是一平缓的趋势。
结论是,将中国未来广义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年均提高到3.45%—4.55%的对策建议,实现的概率很小。
只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不能稳定经济增长
1.一些学者判断,在疫情后恢复性高增长,在6%甚至8%以上,未来年均也有可能保持这样的速度。他们认为,生产过剩和增长下行的原因,主要是居民有货币持有偏好不愿意消费,资本拥有者有储蓄偏好而不愿意投资,国民经济运行中货币流动性不足。应当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思路,补充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动性。用扩大财政赤字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刺激,使实际低迷的增长速度恢复到潜在合理的增长水平上。
2、三次高增长并不主要由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所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1978年、1992年和2001年三次高增长启动,其并不主要由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所发力,主要由“联产承包、乡镇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发育市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日韩新和港澳台等境外企业及投资进入”,“加入WTO、城镇住宅商品化和土地有偿出让”等三次大力度改革开放推起。
货币规模扩张只是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不动产财富增加需要更多其供应所致,而财政政策只是在第三次高增长中作为配角发挥了它的作用。
结论是:主要由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治标不治本,不可能将经济增长速度支撑在合理区间。并且,国民经济可能会陷入既生产过剩、失业高企业和增速滞缓,又消费品、生产资料和不动产价格上涨的两难处境。
房地产可以稳增长希望不大
一些学者和机构认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关联能源、建材、建筑安装、装修、家厨卫俱、物流等诸多上下游和横向关联产业,对策建议为强力启动恢复房地产业,重新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这值得商榷。
启动房地产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可能会落空,硬扩张的成效为负。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居住需求者,还有房屋资产投资者,对未来住宅的需求、价格和景气,总体上不会看好。行政和宏观调控强性启动一次房地产热,将会造成更严重的住宅供给过剩。
对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1、关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需要体制改革和开放交流
形成创新动力激励和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教育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研发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方面研究和争论应当坚持“双百”原则。通过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确认保护、创新人才市场化选择、创新利益分配调动、知识产权交易入股、创新公共服完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基础理论原创、新技发明术、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进步。
2、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稳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抑制地方政府,继续降低宏观经济税负,减轻劳动者和企业税费负担,会增加生产要素供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会降低居民教育医疗居住成本,增加居民消费需求。财政体制改革获得的年均经济增长动能在0.7个百分点左右。
3、稳定房地产业的对策建议
房地产业发展转型:战略方面,从传统满足居民小康居住数量需求,转向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稳住和善后房地产方面,出台组合性政策,使其实现软着陆。放开和释放城乡住宅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从零向市场价格溢值。
4、促进汽车耐用消费品产业发展及其对策
房地产和汽车及耐用消费品是国民经济的两大产业领域。在稳增长方面,是继续主要依仗房地产的启动,还是着力于汽车及耐用消费品等产业的发展,是两个不同发展领域的选择。笔者的看法是,前者需要软着陆,后者应当大发展。
(1)从汽车和耐用消费品和住宅提升品质看,会成为后续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需求。未来10到15年,汽车、耐用消费品和居住装修和家具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动力。
(2)发展汽车、耐用消费品和其他有关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2023年全年应当延续2022年下半年汽车购置减税和补贴政策。燃油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继续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而对新能源车,仍然执行一定补贴刺激购买的政策。
二是取消汽车限购和限行。取消个人和家庭汽车购买户籍和数量的限制,取消车辆限行日期,鼓励购买小和少排放车辆,不限制燃油车销售。否则,各种限制层层加码,对中国汽车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强的束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生产动力。
三是道路通畅应着力于优化交通道路。道路畅通和安全,着眼点不应当是需求方面限车、限行和限人,而应当在供给方面优化疏导和管理,提供更多免费和低价的停车场地和设施;拥堵街区可以提高停车成本,以出租车、地铁和地面公交接替。
四是提高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汽车、耐用消费品、装修和家具,以及农村居住条件提高等消费升级,其基础是居民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