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2022年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将呈现“先抑后扬”趋势,权益类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有望成为下半年行业亮点。以股权、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仍将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热点,权益类资产估值“前低后高”的走势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带动权益类金融产品热度回升。共同富裕催生财富管理长期需求,金融改革开放增强财富管理供给能力。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财富管理需求。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权益资产供给多元。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使其能够更便利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
——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在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发表了主旨演讲。丁雄军表示,从企业角度看,大变局有三个维度之变,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科技创新、企业生态之变。丁雄军认为宏观层面企业应该要把握好周期;中观层面企业要做好选择,选准赛道;微观层面企业要保住存量,争做增量。“企业应变如果得力,我们就可以生存下去,可以获得新的生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美产业分工从互补走向竞争以及中美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治理上的差异,美国政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经济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中国进军高科技挑战美国高科技垄断地位,中国重商主义挑战美国贸易规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挑战美国地缘政治,中国发展模式挑战美国意识形态和西方文明。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通过地缘战搞乱中国及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舆论战混淆是非欺骗世界人民,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美国的底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军事实力等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甚至战略遏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保持战略定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连平: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财富管理需求
8月3日,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解读未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趋势。连平表示,2022年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将呈现“先抑后扬”趋势,权益类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有望成为下半年行业亮点。以股权、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仍将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热点,权益类资产估值“前低后高”的走势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带动权益类金融产品热度回升。
连平指出,共同富裕催生财富管理长期需求,金融改革开放增强财富管理供给能力。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省建设中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将带动财富管理需求迅速增长。若以浙江的共同富裕标准为参照,未来10年全国将至少新增300万亿元的财富管理需求。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权益资产供给多元。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使其能够更便利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
连平指出,经测算,2021年底我国平均每户家庭财富规模约113万元;平均每户家庭流动资产(不包含房地产)规模约51万元;平均每户家庭通过财富管理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约27万元。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连平表示,截至2021年底,按照银行理财、信托、证券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全口径计算,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各类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31.16万亿元。
连平指出,2021年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呈现八大亮点:一是行业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二是通过深化改革建设多元化金融业态;三是基金业发展加快财富管理普惠化;四是长久期投资为更多投资者所接受;五是服务个性化程度在创新中提升;六是品牌营销创新推动管理规模持续增长;七是投资者教育推动风险偏好提升;八是净值化转型促进行业风险降低。
连平认为,2022年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将呈现“先抑后扬”趋势,权益类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有望成为下半年行业亮点。在监管的规范引导和积极推动下,2022年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有望迎来蓬勃发展。在市场持续下跌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情况下,2022年财富管理机构将更加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教育。
针对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第三方财富等财富管理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连平认为,各类财富管理机构正在依托专业优势,构建精准服务多层次客户的能力。银行理财产品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理财业务从零售战略向大财富管理战略升级;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也在从单一私行业务向“财富价值链”转变。
茅台董事长丁雄军:企业面临三个维度的大变局
8月2日晚开幕,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茅台股份董事长丁雄军在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发表了主旨演讲。
丁雄军表示,从企业角度看,大变局有三个维度之变,首先是秩序之变。“我们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有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而企业在这种秩序之变里面,我们也要应变。”
第二个维度丁雄军认为是科技之变。他分析,从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虽然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大变化,但每个时代也都有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在智能时代必将产生一批新的伟大企业,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当今的科技之变。”
“从企业维度还有第三变,就是生态之变。我们必须面对的国际贸易当中的绿色壁垒,绿色关税,还有绿色供应链,还有每个上市公司都要承担的ESG的责任。”丁雄军强调,这几样是企业都需要面对,并且需要正确应对的。
如何应对大变局?丁雄军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讲企业应该要把握好周期;从中观层面来讲企业要做选择,选准赛道;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要保住存量,争做增量。“企业应变如果得力,我们就可以生存下去,可以获得新的生机。”
任泽平:中美的问题不在对方而在自己
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教授在佩洛西窜访台湾后,站在经济角度发表博文,分析中美博弈。他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美产业分工从互补走向竞争以及中美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治理上的差异,美国政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重大转变,鹰派言论不断抬头,部分美方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中国进军高科技挑战美国高科技垄断地位,中国重商主义挑战美国贸易规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挑战美国地缘政治,中国发展模式挑战美国意识形态和西方文明。
自2018年初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至科技、金融、地缘、意识形态等领域,虽然打打停停,多次谈判并签署贸易协定,但我们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贸易协定并非美方的底牌和诉求,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通过地缘战搞乱中国及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舆论战混淆是非欺骗世界人民,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底牌。
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而是自己,如何解决民粹主义、过度消费模式、贫富差距太大、特里芬难题等。20世纪80年代美国成功遏制日本崛起、维持经济霸权的主要原因,不是美日贸易战本身,而是里根供给侧改革和沃尔克遏制通胀的成功。
中国真正的问题也不是美国,而是自己,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更深层次来看,中国需要制定新的立国战略。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受益于两大清晰的立国战略:对内改革开放,对外韬光养晦。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问题,即面对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演化趋势以及世界领导权更迭,确定一种对我有利的长远战略定位,类似当年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国当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对内的立国战略十分清晰,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是首要任务。对外方面,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本质是新兴崛起大国与在位霸权国家的关系模式问题,即选择韬晦孤立、竞争对抗还是合作追随。从过去几百年新兴大国崛起的历史来看,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贸易战、经济战、资源战、金融战等都是无法避免、必须面对的。但是今天的中美关系,跟过去英德、英美、美日、美苏的关系不尽相同,既不是英德、美苏那种你死我活的全面竞争对抗关系,也不是英美那种同种同源的合作追随、顺位接班关系,更多的是竞争合作关系。因此,中国需要在美国回归到本国利益优先的霸权思维大背景下,树立并宣扬一种对全世界人民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美好愿景和先进文明;在美国回归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走向世界;在美国四面开战的大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建立与东南亚、欧洲、日韩、中亚等的自由贸易体系以实现合作共赢;历史是有规律的,凡是不断吸收外部文明成果、不断学习进步的国家,就会不断强大;凡是故步自封、阻碍时代潮流的国家,不管多强大,都必将走向衰败。
中美贸易摩擦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军事实力等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甚至战略遏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保持战略定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只要能推动市场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近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距离发达国家仍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潜力巨大;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人,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人,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释放巨大活力。
只有深入研究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的经济社会背景、中美关系演变历程和趋势,清醒认识对方的核心诉求和底牌,才能避免战略误判,放弃幻想,着眼长远,沉着应对。
中国经济正在启动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展战略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来应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如果能够成功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将是中国重回世界之巅的最终战。
我们深信,发展是硬道理,时间站在我们这边。